“师父是我人生的第一贵人。”只要忆及师父,我就会在内心告诉自己一遍。能遇到师父,是我此生最幸福、最幸运之事。
在未遇到师父前,在30岁前,我一直是个无根的草民,象无家可归的乞丐,在四处漂泊。从高中毕业到出家前的5年,不断经历【创业→失败→打工→创业→失败→打工】的创伤史。2014年,基本疗愈了家族创伤后,才又觉察到内在小我还有很深的【职场创伤】,又开始疗治职场创伤。
我母亲常骂我说:“你不是人”。我也感觉自己是一个异形,来自异次元空间,头脑简单,不知人情世故,和现实社会格格不入。
20岁后,突然面对一个陌生的城市,进入一个要靠打工维生的世界,感到突如其来。要出卖自己的灵魂、自由、自尊、时间,才勉强换得温饱。
在社会最底层拼搏,从服务生、洗碗工、杂工、苦工、推销员、店员、流水线、搬运工、计件工……,做过四十多种工作,每种工作都不超过2个月。每个月工资100元、150元、200元、300元。后来到深圳时,是600元。但除去劳务费、路费、饭费后,还倒欠了300元才回家。
在职场受外人歧视,回家还受家人歧视。在职场和生活场中,都无时无处不活在一种冰冷的、压抑的【歧视场】、【冷暴力场】中。感到世界的冷酷、城市的冷漠、人情的炎凉,品尝到生存的艰辛与无奈。每日夜深人静时,计算着现实与理想的距离。距离越远,就越觉知到轮回的苦谛。
每当我受请到饭店吃饭,我都会回忆起我在各种饭店当服务生的情景。几个人吃一顿饭的钱,就是我一个月的工资。每次都会想:当年每天从早忙到半夜,30天下来,才挣一顿饭的钱。就感受到当时的自己,是多么地卑贱。那不是身体的辛苦,而是感到人格尊严受到践踏。职场创伤,主要就是自尊心、自信心受到没有底线的污辱。
而且也不是某个黑心老板的责任,而是整个经济体制、社会体制、人类集体共业场所致。就更强化了我对整个人世间的厌离、出离之心。但如果不知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这种厌世心可能就只是消极的逃避。其实,我一直想让南无阿弥陀佛早点接我往生。
职场心理创伤是因为你在职业发展过程当中遭受了重大的挫折,可能是能力的缺乏,也可能是自尊心受伤害,或者是被上司限制而终日郁郁寡欢,在这个漫长的过程当中,养成了一种心理枯竭,对事物缺乏兴趣,对竞争充满恐惧,对挑战缺乏动力的状态。当任何一件新事物的到来都感到沮丧和悲愤,这样在职场继续下去是相当危险的,比如患上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等等。诚如心理学家所言,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已成为职场白领常见的心理疾病。
《老板不是你妈妈》
这本书从根源上解析这些工作中的心理问题。国内第一部将创伤心理学与职场心理学结合起的书。
没有完美的童年,那些成长中的伤痛会影响我们的工作,诱发工作环境中的喧嚣,困扰着我们的职场人生。我们希望老板和同事为我们提供那些连自己的父母和亲人都没能提供的东西,这些脆弱的结果使我们容易不知不觉地弄糟自己的全部人际关系。
本书具有全方位的交互性阅读特色,比如:自我测验、练习、检验表等,更有真实生活的故事和案例,《老板不是你妈妈》这本书从根源上解析这些工作中的心理问题。
封面设计漫画是亮点,是对《老板不是你妈妈》最幽默、最贴切的诠释。
在童年有亲子伤的人,这些难以治愈的伤痛,导致了他们在工作中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作者认为一旦这些熟悉的心结被诱发出来,他们会把那个主观武断的老板和小时候那个不会表扬我们的进步的妈妈联系在一起。
过全方位的交互性阅读特色——自我测验、练习、检验表——以及真实生活的故事和轶事,《老板不是你妈妈》这本书从根源上解析这些工作中的心理问题。
通过本书你可以了解:
1.你到底是怎么把你的工作生活弄得一团糟
2.分清你老板或同事到底是真的没事找事还是实际上无关痛痒
3.从充满压力的挣扎中解脱出来
4.培养对于不可避免的工作环境压力的幽默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