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解:将解脱/往生的希望寄托于“未来”——临终时的助念,和死后的超度上。
大多数人,都停留在表意识层面的念佛。以“表意识念佛”,做为一种回避潜意识小我的策略。潜意识小我仍处于未显化的隐藏状态,潜伏着大量的恐惧。外在小我[表意识小我]不敢放松、舍弃对头脑、对思想小我的认同,这就是我执和法执的原因。
做为一个社会人,要想得到父母的接纳,就得顺从父母的意愿。要想得到家人的接纳,也得遵从家人的要求。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可,必须达到社会的标准。社会往往会以理想化的模型来要求我们,我们终其一生也难以达到完美。所以,会感到挫败。
当我们成为一个念佛人时,仍会引用同样的思考模式。认为要想得到南无阿弥陀佛的临终接引,一定也得先达到做为一个修行人的理想标准。同样我们是达不到的。所以在潜意识中会感觉到:自己不配得到南无阿弥陀佛的接引。
念佛人临终时,南无阿弥陀佛以本愿力故,必来迎接。但做为凡夫的我们,如果潜意识中可能仍自责自己的不完美,不完善,怀疑佛是否到时真会来接我,虽口头会说“佛力决定”,潜意识深处仍处于半信半疑状态,故往生不定。
信众对净土宗的理解,大都停留在表意识,故都有不同层面的误区。
信:因信任佛力,而舍弃对思想、对自力的认同。
行:全然念佛
愿:回归净土/佛力宇宙
实相:当下放下对思想和潜意识恐惧的认同,活在当下念佛,当下落入佛力名号之手中。以此为因,临终佛迎为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之果。故往生决定,万修万人去。临终之前/平生/平时,当下就让潜意识的恐惧/阴暗面都浮出水面,一一清理。
1、对现世某人 、某事的恐惧,对儿时记忆的恐惧,对匮乏的恐惧,对未来的恐惧,对被遗弃的恐惧,对暴力的恐惧……
2、对死亡的恐惧
3、对来世的恐惧
4、最大的恐惧是对生死轮回的恐惧,对六道受苦的恐惧,是凡夫共有的/也最深的恐惧。
“他力”虽有多种,只有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力之手,可以对付最后一种恐惧,其它设施皆非根治之法。
在当下,出于对南无阿弥陀佛的全然信任,让佛力之觉照光明,穿透表意识的抗拒/保护层(乌云层),直射潜意识。让潜意识恐惧全然暴露、曝光出来,在经验深藏的恐惧之后,逐一地穿越,清理、超脱出来。
全然放舍对思想,对未来时间的认同、执著。全然进入阳光层。如《心经》所说:“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梦想!”
“未来”、“临终”,都只是一个陷阱,一个骗局,一个心理时间、一个头脑中的时间幻觉。你永远不可能在“未来”、临终得救。许多念佛人,临死时,即使看到佛来,也太认同于世间的种种替代、补偿机制,不敢撒手。或是因为潜意识中对死亡充满未知的恐惧,希望延寿,不愿往生。
对死亡恐惧的逃避,让你紧抓对思维、对现世、对物质世界的认同之手。在《当下的力量》、《新世界》中,都是让我们觉察到——旧人类、旧宗教,总是将解脱的希望,寄托在虚幻的“来世”。未来时永远只活在头脑中!
事实是:只有当下,能让你解脱。
当下就清理、放松对恐惧、对思想对小我的认同。
当下,就掉进佛力怀抱。
当下,就回归爱与光的本源。
当下,就安心享受被佛救度的自由。
当下,就是解脱之时,是唯一得救之时。
未来永远不会来,死亡却无突然而至。
如果在当下仍未准备好死亡,
死亡总会让你更加惊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