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三世佛力法界转经轮共修超度地狱大坛城

净土宗实修次第

 
 
 

日志

 
 
关于我

原创书稿近100万字:《全然接纳》《意识的觉醒》意识进化的次第。原创新学科《意识科学》。原创性博文。虽原创和引用大量新时代词汇,但宇宙真理不变。佛法是对永恒的生命真理,采用与时俱进的阐述。邪师恒沙之末世,修学必依清净传承为本!回归佛经祖论!研读原经文为本,祖师论著为辅!佛力为本,闻思为辅!吾所依传承者:弥陀释迦龙树天亲昙鸾道绰善导莲池藕溢印光也!此是佛力能量之管道,启佛力信心之门户,直达吾心海。心莲自开,往生业成!舍凡夫垢身,游极乐香光庄严。

佛力救度门:超越要弘二门,超越圣净诸宗。  

2014-06-12 15:34:11|  分类: 弥陀佛教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佛力救度门:超越要弘二门,超越圣净诸宗。

1

小我即是轮回无明根,

超越小我小爱小头脑,

即是超越生死轮回界。

 

2

佛号即是真如真实界,

亦是真我真爱真智慧。

一心归命弥陀佛名号,

即证真我-真爱-真如境。

 

3

佛力名号本具救度力,

佛号即是大悲救度门。

归命阿弥陀佛之名号,

即归大我大爱真实界。

4

小我小爱,无常虚幻,

故当舍弃之,超越之,不再认同之。

六字佛名,真实究竟,清净坚固,

故当一心归命,全然信任、信靠。

 

5

南无阿弥陀佛即是宇宙大我大爱大救恩,

故我一心归命南无阿弥陀佛大佛力,

归命南无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大救度,

归命南无阿弥陀佛大智-大慧-大光明。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佛名,

即是一乘了义,万善同归,三根普被,凡圣齐收佛力门;

即是横超三界,迳登报土,直超十地,证同弥陀果教门;

即是诸佛齐赞,释迦心要,极圆极顿,妙不可思救度门。

 

《无量寿经》,乃佛力救度门之依据所在,故被判为如来称性之圆教。古德赞此经为:

如来兴世之正说,奇特最胜之妙典;

一乘究竟之极说,速疾圆融之金言;

十方称赞之诚言,时机纯熟之真教也。」

 

「无量寿经者,一乘之了义,万善之总门

净土群经百数十部之纲要,一大藏教之指归也。」

 

经中开显佛力救度门,圆满直捷,方便究竟,一超直入,最极圆顿。以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之究竟果觉,作我众生之因心。

以果为因,因果同时。从果起修,即修即果。心作心是,不可思议。

 

故《弥陀要解》曰:「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又曰:「举此体(指法界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

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

信佛力故,顺佛愿故,专称名号故,当下心佛一体,当下即佛。直捷了当,方便究竟,奇特殊胜,不可思议。便以净土诸经之中,唯此经备摄圆妙。

 

现世佛我合一,临终必得救度,往生一生成佛。是故此经,诚为救世第一经典。佛力念佛,是释迦佛教第一法要;佛力救度,则是弥陀教主特开之门。

净土三经,旨在特开佛力救度之门。若以弥陀佛教救度门之立场,重新解读南无阿弥陀佛48大愿,深入第18本愿,究竟六字佛名,则知:

无论是净土三经,或是《无量寿经》,或是48愿,或是18愿,皆是以佛力名号为体,以佛力救度为用,以一心归命为宗。

超越释迦佛教,一心归命弥陀佛教。

 

释迦佛教者,释迦佛所开。

弥陀佛教者,弥陀佛所开。

二佛宗旨不同。

释迦佛教所开者,大智大慧修证门也。

弥陀佛教所开者,大慈大悲救度门也。

 

修证门者,必靠自力,舍弃小我小爱。

救度门者,则是佛力,接纳一切凡夫。

 

 

无论要门、弘愿门,无论圣道根机,净土根机,但能一心归命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即同入弥陀教主大救度门。

以下略分10条,列举古德法语,以印证之。

 

1救度之门,全无条件。

印祖言:念佛法门,普被三根,齐收凡圣。上上根者,正好全体承当;下下根者,亦可依之得度。上则文殊、普贤法身大士,亦均发愿求生;下至五逆十恶,临终念佛,亦必随愿得生。

横出三界,直登报土,顿与弥陀同一果报,与观音、势至并肩度生。可见此法门之究竟方便,善应群机也。

 

如来独留此经于诸经灭尽之后,表此经能契于当前及未来之社会。当前科学发达,人类应具之知识弥广。社会进步,每人所肩之责任倍增。故咸应广学多能,鞠躬尽瘁,参加建设,造福人民,实现人间净土。

 

晚近太虚法师提倡人间净土,曾详引《无量寿经》文句。盖以此经双照世出世间,详示真俗二谛。佛力救度门,妙在于「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因持名之法,最为方便。

无论多少,无论形式,无论要门念佛,或弘愿门念佛,无论自力修行,或他力念诵,但能不拒绝南无阿弥陀佛之救恩者,则无一不得救度也。

随地可修,不必遁世出家;随时可念,不劳自力苦修。但信乘佛力,一向专念,下至十念,亦得往生。不误世间工作,依旧顿脱生死。既能自觉觉他,广度众生于未来;亦复自他俱利,造福社会于当世。

是故经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救度一门,真俗并照,事理双融,凡圣齐收,心佛不二,故能长存而独留于末世;良以此经不但为净土群经之纲要,一大藏教之指归,实亦为此界他方,现在未来一切有情离苦得乐,究竟成佛之法要。

《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

《华严性起品》:「如来、应供、等正觉性起正法不可思议。所以者何?非少因缘,成等正觉出兴于世。以十种无量无数百千阿僧祗因缘成等正觉出兴于世。乃至广说如是等无量因缘。唯为一大事因缘。大事因缘者何?唯欲众生开示佛知见故。

《华严经》乃世尊最初所创言,《法华经》乃末后之垂教,自始至终,唯为此大事因缘,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佛之知见者,即是佛力。亦即欲一切众生,站在佛力救度之立场,体悟佛力救度之本怀,信受佛力救度,乘佛本愿力,直入报土,等成正觉。

救度之门,正是直指顿证之法。以信受佛力之心,直入佛力知见,直达佛力净土,直成佛力果德。救度门之兴起,正由此大事因缘也。此事之成,全在佛力。

 

《华严》《法华》,均圆顿称性之教。但其归趣,即是《无量寿经》。

《无量寿经》之归结处,则在唯有本经开显之48大愿。

48愿之归根处,则在18愿。

18愿之命根,则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佛名。

 

故蕅益大师赞大经云:「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是故《无量寿经》称为称性之极谈。

 

又道隐法师《无量寿经甄解》中曰:「五浊之世,造恶之时,圣道教一种(即指以自力为主的禅、律、教、密等圣道法门),今时难修。其难非一。特此一门(即纯以弥陀本愿力为根本的净土教念佛法门),至圆极顿。而且由其简易直捷,则出世之正说偏在斯经。一代所说归此经,如众水归于大海。……

由此言之,百万阿僧祗因缘,以起《华严》之典;一大事因缘,以成《法华》之教。亦唯为此法之由序。

盖谓《华严》《法华》两经只是本经之导引,本经者正是一大藏教之指归。《华严》经末,普贤大士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是其明证。

 

圣道法门法,有如旃檀,片片皆香,法法圆顿,本无高下。唯以众生垢重障深,心粗智劣,饥遇王膳,而不能餐。

唯本经佛力念佛一法,乃易行道,人人能修。《大势至圆通章》曰「净念相继」「自得心开」,即凡夫心,开佛知见。

至于根器浅者,但能至心,信入佛力,即是与佛一体。临命终时,佛力摄受,便生极乐。花开见佛,悟入无生。奇妙疾捷,莫过于是。

 

一切众生由此得度,十方如来乃称本怀。又本经所宣,乃如来真实纯一之法,无有权曲,故名正说。又乃世尊称其本性,和盘托出,毫无保留,故名称性。一切含灵皆因此而得度脱,乃称性中登峰造极之谈,故为称性极谈。

2本为凡愚,专救俗人

夫众生根器千差万别,世尊故说八万四千法门广应群机。《华严》圆教专接上上根人,智慧如舍利弗,神通如目犍连,于佛声闻弟子中均称第一,但在华严会上,如盲如聋,况是下于此者。

唯本经之持名念佛法门,圣凡齐收,利钝悉被。彻上,则如普贤文殊,尚发愿求生极乐。彻下,则《观经》中,五逆十恶,临终得遇善友,教以念佛,十念成功,亦生彼国。可见本经乃广收万类、普被三根之阿伽陀药,能愈万病。故经云:「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上明本经,广应群机,而其恩德尤深于我等罪恶生死凡夫。当今末法,众生福慧浅薄,垢障深重,唯赖此方便(佛力)法门。但凭信愿持名,便能功超累劫,往生极乐,径登不退。

 

若无如是微妙法门,愚恶凡夫,何能度此生死业海,而登彼岸。故大悲慈父,两土导师。悯念我等,开此净土教,妙显苦乐二土,激扬沉迷众生。此大火聚,彼清凉池,宝莲在前,刀山在后。于是自然生起胜愿,厌离娑婆,求生极乐。

既生信愿,更持名号,便得度脱。生彼国已,见佛闻法,得无上悟,由有念而入无念,因往生而契无生。顿悟此心,本来平等。唐海东元晓师云「四十八愿,先为凡夫。」可见净土教之妙,首为凡夫得度也。

 

3佛力为本,名号为法

其他法门,全凭自力,末世修行,多诸障难。例如《楞严》中广明行人于禅观中之五十种阴魔干扰。行人正见稍失,便陷魔网。故该经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可见行人稍有执着,便失正见,即入魔途,求升反降,甚至堕入泥犁,是故其余诸法,名难行道。

但念佛法门,同于密法,是佛力门,属于果教。且密法是以自力为主,兼上师、本尊加持之力。而念佛纯仗弥陀本愿摄受力,同体加持力,所以更胜密乘。

 

《十往生经》云:「佛言: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阿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

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魔不能犯。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之人,有弥陀所遣之廿五菩萨,于一切时处,拥护加持,又有大势至菩萨等,威德摄受,复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故得远离魔难,安稳修持。仗佛力故,化险为夷,称为易行道。

或以谈佛力为着相,应知佛力,亦是自心。自他不二,自他宛然。因佛力而显自心,从有念以入无念,正是本法深妙处。是故《弥陀要解》云:「此之法门,全在了他即自。若讳言他佛,则是他见未忘;若偏重自佛,却成我见颠倒。」

4名号本身,即往生业

无念无生,非凡夫所能。是以善导大师《四帖疏》曰:「今此观门等,指方而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能无相离念也。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

似无术通人,居空安立舍也。」盖以众生妄心,念念相续,如急流水,从未暂息。今若勉强按捺,粗念虽得稍息,细念从未暂止。行人倘若错认,便云相应,实大谬误。于是大悲慈父,兴无缘之慈,垂兹奇妙方便佛力法门,不论凡夫心如何散乱,囗称佛力果觉名号,即是正定之业。

即此妄心,持佛名号,乘佛愿力,必得往生。因为名号超越定散真妄,超越有为善恶,本身即是如来圆满境界。

 

莲池大师《疏钞》曰:「越三祗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至哉妙用,不可思议!其他圣道法门,自力为本,乃正入无生,故为难行道。唯净土教,佛力念佛,乘佛本愿,往生成佛,盖易行道也。

念佛法门乃修行之径路,而持名一法又为四种念佛中之径路。故称为径中之径。又本经不倡「一心不乱」,一声名号,本身即是一心不乱。

是故此经,实为救世第一经。因其为直截中之直截,方便中之方便。绝待圆融,不可思议。

《黑谷大经释》云:「于往生教,有根本亦有枝末。此经名根本,余经名枝末。又此经名正往生教,余名傍往生教。……又此经名往生具足教,他经名往生不具足教。

据上之义,净土教譬如妙高峰头,而本经(佛力名号)正如峰头之顶尖。本经谓,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是知利济众生,此经为最。持名之法,暗合道妙,最易行故。

5名号永在,超越时空

经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又《法灭尽经》中,亦具《无量寿经》最后入灭之情景。

此正显本经兴起之胜缘,佛力名号之妙用,既如营养丰富之美食,可增健者之体力,复如殊效神验之灵药,能愈不治之沈疴。广疗众病,普施饶益。故云:「大哉妙用,不可思议」。

至于末世,浊恶弥深,众根愈劣,人寿十岁,垢重障深。于兹恶浪滔天,毒焰遍地之际,世尊垂慈,仍特留此法,以作慈航,以降甘露。

即使圣道法门万年之后全部灭尽,无量寿佛力名号却超越末法时期,永存世间!

6一心归命名号,即证入佛力菩提心

本经以“佛力信愿菩提心,一向专称佛力名”为宗。

昙鸾祖师,在《往生论注》曰:「无量寿经三辈往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

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

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

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

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

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

 

道绰祖师,在《安乐集》曰:「依天亲《净土论》(即《往生论》)云,凡欲发心会无上菩提者,有其二义:一者,先须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二者,须知三种顺菩提门法。

何等为三: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着自身故。

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

三者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

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顺菩提门者,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即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

一者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安乐故。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自身求乐,即违菩提门。是故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

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一切众生苦故。……

三者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菩提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者,则违菩提门。

此毕竟常乐,依何而得。要依大义门。大义门者,谓彼安乐国土是也。故令一心专至,愿生彼国,欲使早会无上菩提也。

 

凡夫自力,虽不能发起此「烦恼无边,愿悉断之。善法无量,愿悉修之。众生无边,愿悉度之。”的圣道教自力菩提心,但名号之中,一切烦恼,佛已为我断之;一切善法,佛已替我修之;十方众生,佛力名号皆能度之。

我但称名,一切自利利他功德,本身圆满具足。故以佛力信心来念佛,本身就是为一切众生而念佛;为众生念佛,本身就是大功德大菩提心。是名净土教之佛力菩提心,亦名他力圆顿菩提心。

 

小乘法,以出离心为入门;

大乘佛法,唯以菩提心为入门;

佛力救度,以一心归命为入门。

 

《菩提心义》云:「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大事因缘,莫过于此。」

《菩提心论》云:「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诸佛功德法故。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

赞菩提心曰:「若人求佛慧,通达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证大觉位。」又诸经之王《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发心之要,不言可喻。

 

弥陀化身、中国净土教实际创立人善导大师,以佛力念佛为正行,佛力发心为助行。其实两者都是佛力所成就。佛力本身,即是大乘境界。

故莲池大师《疏钞》曰:「持名即为发菩提心。」则知净土教之菩提心,即是佛力信愿念佛,亦可谓“佛力菩提心”。其不同于圣道法门的自力修证菩提心。

今信乘阿弥陀佛本愿力,一向专称弥陀名号,即是净土教的果觉佛力菩提心。益大师《弥陀要解》:「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

7 名号即是,真理本体。

「一心归命救度门」之旨,出于弥陀本愿,即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弥陀因中发“十方众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愿,善导大师四十八字《弥陀愿成誓》云: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

当知本誓,重愿不虚,

众生称念 ,必得往生。

 

故信往生报土与在报土成佛,都全乘佛愿,纯靠佛力。一心归命救度名号,即得救度,往生净土,圆证不退之妙果。佛力名号,究竟方便,全显弥陀一乘愿海,不可思议之威神功德。

《观经》所说恶逆之人,临欲命终,得聆圣教,至心悔改,十念称名,亦得往生。

或疑念佛何以有如是功德。当知非是凡夫自心之功德,纯是弥陀名号之功能。《弥陀要解》云:「(阿弥陀佛佛力本愿名号,)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交彻,皆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

故一心归命,即是一念信入,即是当念与佛力一体;念念信入佛力,即是念念与佛力一体,念念得佛救度。一心归命念念归,念念归命念念佛。

 

弥陀名号,即弥陀正觉之本体,亦即佛力救度之本体。

南无阿弥陀佛之佛号正觉,亦即法界本体,即真理本体,存在本体。

名号本体,不可思议。名号即众生之本觉理性,起心念佛,是为始觉。今所念之佛,正我本觉。故云持名即是始觉合本。是故念念相应,而念念即佛。是显专称功德不可思议。

又据密典,六字洪名中一个阿字,功德已是无量。日 兴教大师曰:

「自阿字出一切陀罗尼。自一切陀罗尼生一切佛。」

「阿字真言,十方佛心。诸佛法身,同所加持。」

「毗卢舍那,以此阿字名为秘藏。」

「三身唯说阿字一法,诸经广赞此法功德。闻名触耳,众罪冰消。唱声见字,万德云集。浅观但信,直游净土。深修圆智,现证佛道。」

阿字功德如是,故佛号之功德可知矣。且此一句佛号,下手最易,无分男女老少,不论智愚闲忙,人人能念,个个可行。名召万德,妙感难思。从有念巧入无念,即凡心顿显果德。

《疏钞》云:「齐诸圣于片言,越三祗于一念。」极圆极顿,至简至易。故知「以佛力菩提心,专称佛力本愿名号」不但为本经之纲宗,实亦为一大藏教之指归也。

8得救度者,直入报土。

按天台判教,佛国净土有四种层次不同的境界:

1)凡圣同居土。(2)方便有余土。(3)实报庄严土。(4)常寂光土。                       

1凡圣同居土。疑惑佛力,执著自力,修行圣道法门,发菩提心,回向往生的人,蒙弥陀化身接引,往生极乐世界之化土:凡圣同居土或有余土。

2方便有余土。若人因未能信知佛力本愿,执著自力念佛,一句名号,心口相应,字字分明,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如是念佛,名事一心。若达此境界,虽不求断惑,而见思烦恼,自然断落。则从此界之同居秽土,横生极乐方便有余净土。

3实报庄严土。若人自心虽散乱,但能信知佛力,舍净自力我执,全体承当本愿名号本身所具之功能,一向专念佛力佛号,则无论其自心善恶功德如何,罪业皆得消除,命终之时,弥陀报身,亲来迎接,令直往圆满报土中。

一得往生,莲花即开。花开即见报身如来;以信心功德,光明寿命、智慧神通,一一果报,同佛无二。这才是弥陀真实本愿。奈何众生不信耳?!

 

此“凡夫入报说”,是善导大师最重要的思想之一,详见《观经疏》。

本来实报庄严土是即将成佛的法身大士所游居处。以自力功德,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方生此土。色心自在,身土互现。于一毫端,现宝王刹。于微尘里,转大法轮。称性庄严,无障无碍。今因佛力无上菩提心,一向专念佛力本愿名号,则乘佛本愿力,得生此土。

 

4常寂光土。法身佛所居之土,名为常寂光土。《要解》云:「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

故知身土不二,皆属强名。寂照同时,非思量境。又常寂光三字全显涅三德如来秘藏。常即法身德,法身常住故。寂即解脱德,尘劳永寂故。光即般若德,智光遍照故。等觉大士,破尽无明,法身全显,圆证三德,彻本心源,究竟清净,证入常寂光土。

 

即使是只往生到同居土,以亲闻佛训故,无退转故,寿命无量故,故必于此一生,圆断诸惑,圆净四土,故生同居,亦即生上三土。故曰圆生四土。

此土修行难,退缘多故。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少如麟角。极乐成佛易,无退转故。经中《往生正因品》云:「诸往生者,皆得阿惟越致;皆具金色三十二相;皆当作佛。」极乐胜于十方者,首在带业凡夫,一生彼国,便得阿惟越致。

阿惟越致,此翻不退。又不退有三义:

1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

2行不退。除见思惑,伏断尘沙,恒度众生,不堕小乘地。

3念不退。破无明,显佛性,念念流入如来果海。

 

以上三种不退,若在此土修持,须断见惑,方名不退。

但此净土教,横生圆超,不可思议。凡往生者,不再堕凡地,是证位不退。极乐国土,唯一佛乘,故不堕于小乘,是行不退。既生同居,即同生上三土,圆修圆证。于此土中,必破无明,显佛性,而证念不退。于念不退中,超尽四十一因位,一生成佛。

如《要解》云:「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又「了此,方能深信弥陀愿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也。」

 

又,极乐不退之因缘有五:

1弥陀大悲愿力摄持,衣食自然丰足,国无女人,无缘造恶,故不退。

2佛光常照,菩提心增进,故不退。

3水鸟树林,悉演妙法,增其正念,故不退。

4纯诸菩萨以为胜友,外无魔邪,内无烦恼,故不退。

5寿命永劫,与佛齐等,故不退。

 

慨夫,圣德难思,佛恩难报。弥陀悲心至极,圣智无伦,从而流现此凡夫易生之同居净土,行人不须断惑消业,无论有无佛力信心,但一心归命正觉佛号,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同皆得救,横出三界,永离诸苦,位登不退,一生补佛。超情离见,不可思议。

是乃十方世界之所无,故为千经万论所同赞者也。信乘佛力,往生报土,位证不退,与佛一体。念念普利群生,心心流入觉海,是为本经之趣。

9佛力最是究竟,名号即是救度

如《大毗卢遮那经》云:「方便为究竟。」故知弥陀以佛力名号为度生之方便,正是一切诸佛慈悲大愿之结归处、成就处、满愿处。佛力名号,乃是弥陀及十方诸佛大智之显现,万德之所庄严,果觉之究竟处,是弥陀与诸佛方便胜妙之大力大用。

如《观佛三昧经》云:「佛告父王:诸佛出世有三种益:

一者,口说十二部经。法施利益,能除众生无明暗垢,开智慧眼,生诸佛前,早得无上菩提。

二者,诸佛如来有身相光明,无量妙好。若有众生称念观察,若总相,若别相,无问佛身现在过去,皆能除灭众生四重五逆,永背三途。随意所乐,常生净土乃至成佛。

三者,劝令父王及众生行念佛三昧

 

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诸佛果德,有无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脱,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行念佛三昧。」

又,「佛告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妄想中,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

释尊大慈至孝,劝父之言,唯劝念佛。可见种种圣道教自力行门非不殊胜,但非凡众之所能修。唯有佛力念佛,最是应机,但能信心念佛,定能往生。一得往生便能转恶成善。念佛之方便妙用,显示无余。

  

罪恶生死凡夫,唯以散心持名,但能信佛本愿,舍自力杂修而归佛力专称,即是乘佛本愿力,得生极乐报土。此正是弥陀本愿王,超胜十方如来处。六字佛力名号,是弥陀无尽大悲之胜愿,方便至极之大慈,力用难思之果德,凡圣齐救。

利钝俱被,下至十恶五逆,饿鬼畜生,但能发心专念,悉得度脱。广被一切含灵,普惠真实之利,大恩大德,大愿大力,度生大用,微妙难思,如是方称如来本怀,才是究竟方便。

10本来模样,不论根器

救度一门,超越一切根机。破漏之器,不堪承受甘露;少信多疑之士,亦不能全体承当弥陀自利利他、二利圆满之名号佛力。

《疏钞》云:「无信者,无愿者,无行者,非是法器。」则信愿行具足者,即是法器,可盛如来大功德海。

信者:如善导大师所说,信“佛力本愿,真实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愿者:厌离娑婆,欣慕极乐,如子忆母,必欲往生。

行谓:从愿起行,一向专念,佛力名号,不杂自力我执,净舍疑情。

此即他力信愿行,如鼎三足,缺一便倾,缺足之鼎,是名非器。

 

一般而论,则大乘经典,菩萨众当机,小乘典籍,二乘当机。唯此净土,奇特殊妙,独标一格。本为凡夫,兼利圣人。

善导大师于所着《观经四帖疏》曰:「如来说此十六观法,但为常没众生,不干大小圣也。」意谓佛说《观经》中之九品往生,只为沉溺之众生,而非专为菩萨与阿罗汉也。

又云:「又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义,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

 

复云:「今以一一出文显证,欲使今时善恶凡夫同沾九品,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

又于《行卷偈》前,开示大无量寿经之机曰:「其机者,则一切善恶大小凡愚也。」大师之说,上契圣心,下洽群机,实大有功于净土,故中外诸师多宗此说。

故知净土教之佛力救度门,特为生死凡夫而开。

 

如是佛力深妙之法,唯有马鸣等肉身大士,始能直下承当,彻底担荷也。马鸣大士,东天竺人,传佛心印,为禅宗十二祖,中兴大乘,造《大乘起信论》。论末劝导众生念佛,求生净土。

龙树大士,南天竺人,为禅宗十四祖。开铁塔,亲觐金刚萨,复为密教之祖。入龙宫,取《华严经》又为华严宗祖。复以广造众论,力宏净土。

《楞伽经》悬记:龙树现登欢喜地,得证往生,著《易行品》,开弥陀救度门,为弥陀佛教救度门之初祖。中国佛教,称龙树大士为八宗之祖。如天台、南山、法相、三论诸宗,亦皆崇为其宗之祖也。

 

智者大师诵《法华》,身心豁然,得入法华三昧,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后住天台山创天台宗,临终右胁西向,称念弥陀观音而寂。

永明大师,传为弥陀佛化身。于天台韶国师发明心要,乃法眼宗嫡孙。后专志净土,日诵洪名十万声,兼行日课一百零八事。蒙观音大士,甘露灌口,妙慧涌现,编《宗镜录》一百卷,及《心赋注》、《万善同归集》等,蔚为法炬,光照万世。七十二岁焚香别众,坐脱西归。以上四德,咸为肉身大士,法门龙象。

《要解》谓唯如是之人,始能彻底承当净土教。近世学人焉得以世俗之见,而鄙视净土耶?

 

《要解》云:「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佛力名号,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由上可见,救度法门,超越一切自力,实是无上深妙之法。

《弥陀疏钞》云:「故知念佛,菩萨之父,生育法身。乃至十地,始终不离念佛。何得初心自足,不愿往生。」可见净土教正契菩萨之机。

 

由上可见,持名念佛,乃佛力果觉之法,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其体用。是法无上深妙,广深如海,唯信得入。浅信之人,如游海滨,亦即身在大海,并得浴水之乐。若深信本愿佛力,则若滴雨入海,共海一味,乃得弥陀名号深广无量之功德。            

佛力救度之门,乃弥陀住真实慧,因大悲心,安住于法界大本体,大真如、大意识、法界大本源,创造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佛名,开创佛号正觉救度门。

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弥陀之一乘愿海,六字洪名,圆融具德,超情离见,举体是事理无碍、事事无碍之一真法界,故非思量分别之所能知,语言文字之所能及。故云「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

行人若能于此无上甚深微妙之佛力救度门,稍生信解,但求被救;纵无丝毫自力功德,纵然依旧多有凡夫习气,亦如观经所赞,是“芬陀莉花”,善导大师所谓“人中之上上人,人中之妙好人”。

 

弥陀本尊,悯念末世凡愚,障深苦重,乃发无上宏深大愿,故号愿王。大愿之核心乃第十八愿。文曰:

十方众生,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盖以生死凡夫,迷心逐境,沉沦苦海,头出头没,若无此十念必生之大愿,众生何由得出轮回?故为多障众生,特垂方便,开此易行之法,甚至于经灭时独留此经,以作舟航,故云「专为凡夫」也。

 

密典《毗卢遮那经》云:「方便为究竟。」盖明必有究竟方便度生之法,方是如来果觉之究竟。故十念必生之究竟方便,实由于弥陀究竟成就之最极方便处,正是本经中「如来定慧究畅无极」处。

救度一门,善恶兼收。可谓万病愈于阿伽,千器成于巨冶。或信或疑,或赞或毁,佛号入耳,便成善根;但能称名,俱蒙解脱。

 

富贵贫贱,上智下愚,或善或恶,久修初习,宿根利钝,或觉或迷,或定或散,但能一心归命佛力救度门,一心归命本愿名号,无论要门之器,或是弘愿之机,悉得救度。

2014-06-12 五台山

  评论这张
 
阅读(591)|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