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三世佛力法界转经轮共修超度地狱大坛城

净土宗实修次第

 
 
 

日志

 
 
关于我

原创书稿近100万字:《全然接纳》《意识的觉醒》意识进化的次第。原创新学科《意识科学》。原创性博文。虽原创和引用大量新时代词汇,但宇宙真理不变。佛法是对永恒的生命真理,采用与时俱进的阐述。邪师恒沙之末世,修学必依清净传承为本!回归佛经祖论!研读原经文为本,祖师论著为辅!佛力为本,闻思为辅!吾所依传承者:弥陀释迦龙树天亲昙鸾道绰善导莲池藕溢印光也!此是佛力能量之管道,启佛力信心之门户,直达吾心海。心莲自开,往生业成!舍凡夫垢身,游极乐香光庄严。

【超越小我小爱小情小家子】夫妇本是前缘,儿女原是宿债。  

2014-06-12 18:41:46|  分类: 家族疗伤史 原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本文转载自玉不雕《夫妇本是前缘》

夫妇本是前缘 - 玉不雕 - 玉不雕的博客 

 

 


 

       人与人的相聚是缘分,一生偶尔见一次面或者网络中相识也是缘分,何况能在同一家庭,成为一家人,缘分就更深了。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缘分是很复杂的,这种缘分可分为四种:

     第一,‘报恩’,在过去的生命中互相结下了善缘、欢喜缘,就是今天的孝子贤孙,前来来报恩的。

   第二,‘报怨’,这是过去的冤家债主,我们常讲的败家子,小孩长大后,一定搞得家破人亡。

   第三,‘讨债’,这要视父母欠的有多少,欠得少的,他几年就走了;欠得多的,父母要花许多钱财,供他念书,生活样样照顾周到,但小孩长大后突然就走了。

     第四,‘还债’,这是儿女欠父母的,欠得多的,对父母生活会供养得很周到;欠得少的,照顾父母的生活不缺乏,但是没有孝敬心,对父母不尊重,只是在物质生活上照顾周到而已。

     有了这四种缘,才会变成一家人。缘疏一点的就是亲戚、朋友,缘较接近的变成一家人,如果没有这四种关系,不会来的。

在杭州城隍山城隍庙门口有一副对联:

 

        上联∶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

 

        下联∶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

 

      这副对联包括了佛家、儒家、道家的人生哲学,将整个人生因缘道理,差不多都概括在内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夫妻不一定是好因缘,有的吵闹一辈子,痛苦一辈子;有债务关系,才有父母儿女。所以,人生由男女感情结为夫妇,然后生儿女,看似天伦之乐,其实从人生深一层的体会来看,没有乐,只有苦,不过人都是喜欢苦中作乐罢了。

    有一首打油诗写出了老者的无奈:

口挪肚攒衣单薄,日积月累省分毛。

为了子孙将来好,忙得脚打后脑勺。

青春逝去人已老,从此退休少辛劳。

平生赚得房一所,不给结婚儿不饶。

父母出去租房住,三月五月不来瞧。

春节吃饭桌旁等,肉菜不切米不淘。

孙男弟女要压岁,多年风俗成律条。

一百二百都嫌少,成千上万最新潮。

 

      纵然我们与他人之间过去世有怨,怨能化解,化恶缘成善缘,化世间恩爱之缘成法缘。面对亲人的离去,我们也就不会陷于无奈的悲痛中,而是把这不幸当做自己修行道路上的动力,我们自己修行成功了,自然有能力救度死去的人。

     人之所以感到不幸,多半是情绪上的不幸,人生与其说有不幸的事实存在,毋宁说是悲观的观念所带来的。懊悔、叹息、焦虑、不安、烦闷、苦恼……当这些悲观消极的感情正在燃烧的时候,不幸的念头也越来越大。最致命的创伤来自我们自己心灵深处,是我们的心灵导致我们绝望。

     心病还须心药医,自己才是人生路上的坎,迈过这个坎,就云淡风轻,就会发觉天地仍然如此澄明,阳光依旧照耀着你,月光仍然抚爱着你。一切仍是那么自然,为什么要让自己背着沉重的包袱呢?

    生命太短促了,我们没有理由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不幸的气氛、悲观的观念上。

      把心灵的窗户打开来面对着跳跃的阳光吧!

 

 

 

   

 

 


 


  评论这张
 
阅读(183)|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