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三世佛力法界转经轮共修超度地狱大坛城

净土宗实修次第

 
 
 

日志

 
 
关于我

原创书稿近100万字:《全然接纳》《意识的觉醒》意识进化的次第。原创新学科《意识科学》。原创性博文。虽原创和引用大量新时代词汇,但宇宙真理不变。佛法是对永恒的生命真理,采用与时俱进的阐述。邪师恒沙之末世,修学必依清净传承为本!回归佛经祖论!研读原经文为本,祖师论著为辅!佛力为本,闻思为辅!吾所依传承者:弥陀释迦龙树天亲昙鸾道绰善导莲池藕溢印光也!此是佛力能量之管道,启佛力信心之门户,直达吾心海。心莲自开,往生业成!舍凡夫垢身,游极乐香光庄严。

印祖选定的三位祖师 传记  

2014-09-22 17:49:04|  分类: 净土道实修次第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印祖选定的三位祖师

1 截流十祖 

1.生平

截流大师16281682年,讳行策,清初顺康间人。俗姓蒋,父亲名叫全昌,乃宜兴老儒,与憨山大师是朋友。憨山大师示寂后三年,一天晚上,全昌梦见憨山进卧室,随后,大师出世,由此全昌为儿子取名为梦憨。

  大师长大成人时,父母相继逝世,遂萌发修道的志向。二十三岁那年,投武林理安寺箬庵问公出家。出家后,精进修持,肋不至席地修了五年,契悟法源。

问公圆寂后,大师住报恩寺,遇同参道友息庵瑛师,劝大师修净土法门。又遇钱塘樵石法师,引导大师修习天台教观。大师与樵石法师同入净室,修法华三昧,宿慧顿然通达,穷彻佛教的精髓。

康熙三年,大师结庵于杭州法华山西溪河渚间,专修净业。康熙九年,大师住虞山普仁院,倡兴莲社,信从者日众。又尝起精进念佛七,有的念佛期长达三年。大师作《起一心精进念佛七期规式》甚为详明。不拣道俗,饶益众生,成就净业。大师居普仁院十二年,于康熙二十一年七月九日示寂,时年五十五岁。

当时有一名叫孙翰的人病逝,一昼夜又复活了。复活后即对他人说:我被冥界的狱卒勾摄,到了阎罗殿下,黑暗中,忽然睹见光明炽盛,香华布满虚空,阎罗王赶忙伏地顶礼,迎接西归的大师。我问西归的大师是谁,回答是截流大师。我幸蒙大师的光明照触,得以放还阳间。同一日,亦有一病死的吴氏子,一夕后也复活过来,陈述在阎罗殿所见到的情形,与孙翰所说的一样。

  由此可证大师真修实证的境界不可思议,道盛德隆,由近代印光大师推为净宗十祖,亦属慧眼独具也。

2.思想

  截流大师著述不多,然从其《净土警语》所示,大师注重真修实干,在切实的净业修持过程中,予以理性的指点,言言见谛,语语归真。应机施药,实乃末世众生的醍醐妙味。兹将大师净土思想略标为三。

1)真信切愿,成办净业。

  大师于《劝发真信文》,将真信内涵及无真信之弊端,和盘托出。亦可指正当今所谓“本愿念佛人”之狂信狂净土宗。

大师云:

净业行人须具真实心,苟无真信,虽念佛持斋,放生修福,只是世间善人,报生善处受乐;当受乐时,即造业;既造业已,必堕苦;正眼观之,较他一阐提旃陀罗辈,仅差一步耳。如是信心,岂为真实?

 

第一要信得:心佛众生,无二无别。

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觉性无二;

我虽昏迷倒惑,觉性未曾失;

我虽积劫轮转,觉性未曾动;

故曰莫轻未悟一念,回光便同本得。

 

第二要信得:我是理性佛名字佛,弥陀是究竟佛,性虽无二,位乃天渊。

若不专念彼佛,求生彼国,必至随业流转,受苦无量。

法身流转五道,不名为佛,名为众生矣。

 

第三要信得:我虽障深业重,久居苦域,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虽万德庄严,远在十万亿刹之外,是我心内之佛。

既是心性无二,自然感应道交,我之苦切必能感佛之慈悲,必能应如磁石吸铁,无可疑者。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

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也。

具如上真信者,虽一毫之善,一尘之福,皆可回向西方,庄严净土;

何况持斋秉戒,放生布施,读诵大乘,供养三宝,种种善行,岂不足充净土资粮。

唯其信处不真,遂乃沦于有漏。故今修行,别无要术,但于二六时中,加此三种真信,则一切行履,功不唐捐矣。

 

2)激扬行人的厌欣心。

  大师洞悉净业行人虽终日念佛,往生成就者鲜少的原因,对症投药,婆心切切。往生未保的原因是:

爱桩未拔,情缆犹牢。

唯贪爱能漂溺行人,障往生法。

但情爱一分疏淡,则净业一分成熟,

于生死岸头,庶得解脱。

今之富贵利达者,或贪粗敝声色,不知苦本;或著蜗角勋名,不悟虚幻;或复爱殖货利,会计经营,现在碌碌一生,将来随业流转。

阿弥陀佛刹中,依正庄严,无量胜妙乐事,不闻不知,从生至死,未曾发一念向往之心;

反不如穷愚困厄之夫,多能念佛,从冥入明,转生胜处。

故敬劝净业行人,具真实愿,发忻厌心。

视三界如牢狱,视家园如桎梏,

视声色如鸠毒,视名利如缰锁,

视数十年穷通际遇,如同昨梦;

视娑婆一期报命,如在逆旅。

唯以念佛求生净土为务。果能如是,

若不生净土者,诸佛皆成诳语矣,愿共勉之。

  

3)一心不乱。

 

 

七日持名,贵在一心不乱,无间无杂,非必以快念多念为胜。但不缓不急,密密持去,使心中一句佛号,历历分明,著衣吃饭,行住坐卧,一句洪名绵密不断,如呼吸相似。

既不散乱,亦不沉没,如是持名,可谓事上能一心精进者。

若能体究万法皆如,无有二相,所谓生佛不二,自他不二,因果不二,依正不二,苦乐不二,欣厌不二,取舍不二,菩提烦恼不二,生死涅槃不二,是诸二法,皆同一相,一道清净,不用勉强差排,但自如实体究。

体究之极,与自本心,忽然契合,方知著衣吃饭总是三昧,嬉笑怒骂无非佛事,一心乱心,终成戏论。

二六时中,觅毫发许异相不可得。如是了达,方是真正学道人,一心精进持名。

 

截流大师重在事修上着力,诚笃恳切,总欲净业行人如法如理地修持,出离娑婆,往生极乐。 

2省庵十一祖

 1.生平

  省庵大师16861734年,讳实贤,字思齐,江苏常熟人,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大师自小就不吃荤腥,少年时便有出尘的志向。父亲早亡,母亲张氏知儿子宿具善根,便命其出家修道。七岁时,大师礼清凉庵僧容选为师。大师聪慧俊彦,经典过目不忘。十五岁剃度受戒,兼通世典,吟诗书法俱精,然并未顷刻忘怀生死大事。

  有一天, 大师到普仁寺,见一僧人仆地而死,大师瞿然悟世无常,修持益加精进,严持戒律,不离衣钵,日止一食,肋不贴席,终生不懈。后云游参学,庚寅年(公元1710年)二十四岁时依渠成法师与绍昙法师听教,昼夜研穷方等经典,越三年,三观十乘之旨,性相之学,无不通贯。绍昙法师为授记,传大师灵峰四世天台正宗。

  甲午年(公元1714年)二十八岁,叩灵鹫和尚于崇福,参念佛是谁话头,功夫绵密,凡历四月,恍然契悟,说:我梦醒矣!自那以后,应机无碍,才辩纵横,灵鹫和尚欲付以衣拂,大师不受,辞去。

于真寂寺闭关,日阅三藏梵筴,夜夕持念阿弥陀佛名号。三年期满,寺众恭请大师讲《法华经》,大师升座开演,辞义犹如河悬泉涌,沛然莫御。自此,化缘日盛。

1719年,诣四明阿育王山瞻礼舍利,先后五次燃指香供佛。每年佛涅槃日,讲演《遗教经》与《佛说阿弥陀经》,开示是心是佛的奥旨。三根普摄,法化洋溢。江浙一带的四众弟子,倾心归仰,历有十年,法筵之盛况,胜过诸方。

  大师受请住持诸寺院,每进院模范一新,清规肃穆,日讲《法华经》、《首楞严经》诸部,执经请益者云集。后退隐杭城仙林寺,不出户庭,力修净业。继而受众弟子请,住持凤山梵天讲寺,于是屏绝诸缘,纯提净土,结长期念佛会,严立规约,昼夜六时,互相策励,人咸称是永明大师再来。先后住持古刹禅院十余载,得度弟子甚众。

至癸丑(公元1733年)佛成道日,大师对弟子说:我于明年四月十四日长往矣。自此,掩关寸香斋,规定昼夜持念十万声佛号。次年甲寅(公元1744年)四月二日出关,十二日,告知大众说:吾十日前见西方三圣降临虚空,今再见矣,吾其生净土乎。随即交待寺院事务,遍辞城中诸护法居士,侍者请大师书偈,大师书云:

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

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书讫,说:我十四日定往生矣,你们准备为我集众念佛。十三日,断饮食,敛目危坐,五更时沐浴更衣,面西趺坐。至巳时,远近道俗弟子集聚,涕泪膜拜说:愿师住世度人。大师复启目说:我去即来,生死事大,各自净心念佛。

言讫,合掌称佛名而寂。一会儿,鼻筋下垂,面容颜色明润,到封龛时,容色不变。春秋四十九。众弟子奉灵骨塔于琴川拂水岩之西。乾隆七年二月十五日,郧山诸缁素怀念大师道行,迎灵骨重建塔育王寺之右,其旧塔用以藏衣钵。

  大师撰有《净土诗》、《西方发愿文注》、《劝发菩提心文》、《续往生传》等流布于世。

2.思想

1)发菩提心,圆成净业。

大师将菩提心视为修行佛道,圆成净业的根本条件。其《劝发菩提心文》,不仅理事圆融,知见透辟,而且至诚恳切,感人至深。

入道要门,发心为首;

修行急务,立愿居先;

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

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

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

由于十种因缘,菩提心得以发起。

一者念 佛重恩故,

二者念 父母恩故,

三者念 师长恩故,

四者念 施主恩故,

五者念 众生恩故,

六者念 死生苦故,

七者尊 重己灵故,

八者忏 悔业障故,

九者求 生净土故,

十者为念 正法得久住故。

 

云何求生净土?

谓在此土修行,其进道也难;

彼土往生,其成佛也易;

易故一生可致,难故累劫未成;

是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

千经万论,处处指归。

末世修行,无越于此。

然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

 

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

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

是似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

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

 

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

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

是则下菩提种,耕以念佛之犁,

道果自然增长;

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

 

  2)痛斥狂禅,指归净土。

  末法众生,根机钝劣,略有二类:

一愚二狂。愚者茫然无解,固不待论;狂者妄意高远,尝欲踖等。视此念佛法门不啻草芥,不肯自修。

不知末法之世靠自力出离生死,罕闻有人。

即若禅宗开悟之士,亦应往生净土。悟达之士,虽有见地,不断惑业,若生三界,一入胞胎,便有隔阴之迷,从前所悟,寻复忘失;毕世功夫,一朝唐丧。

若生西方净土,亲近阿弥陀佛,一入圣阶,便登佛地。故知不悟则已,悟则求生西方净土,当更急切。如人得宝,须觅善地藏之,方得受用。否则,终致散失,悟达之士求生净土,亦复如是。

 

大师圆融禅净,指归净土。《示禅者念佛偈》云:

一句弥陀,头则公案;无别商量,直下便判。

如大火聚,触之则烧;如太阿剑,撄之则烂。

八万四千法藏,六字全收;

一千七百公案,一刀斩断。

任他佛不喜闻,我自心心忆念。

请君不必多言,只要一心不乱。

 

3)欣厌心切,拔除爱桩。

大师深知娑婆众生净业难成的原因,主要是爱根难断,故而,著文开示,多在激发行人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处下手,其《劝修净土诗》、《八苦诗》等,多有指陈。

 

尽说厌欣为障道,谁知净业善资成;

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

何处安居能徙宅,谁人无事肯登程,

铁围山外莲华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苟不以生死大事为急,而孳孳为善,所作善事如须弥山,皆生死业缘,有何了日。

善事弥多,生死弥广,一念爱心,万劫缠缚,可不惧哉。

念佛心不专,何也?或是名根未断,或是爱念牵缠,于此二者,宜加审察。

苟不把家缘世事一刀斩断,

六字洪名尽力提起,欲望出离娑婆世界,

生到极乐净土,难矣!

不生净土,而欲脱生死,

不脱生死,而欲免堕落,抑又难矣!

纵一生两生不失人身,济得什么事?!

不以念佛为急,而以世间小善为急;

不以生死大事为先,而以人天福报为先,

是不知先后也。

大抵西方佛国,非悠悠散善所能致;

万劫生死,非因循怠情所能脱。

无常迅速,旦暮即至,安得不为之早办耶?

 

 

4)精进修持,先求自度。

   大师于末法世,建精进幢,以身作则,广行道化。大师遵莲池大师持戒念佛之遗风,一生以行在梵网,志在西方自励。净业堂规约,每日课堂,十时念佛,九时作观,一时礼拜,且规定黑、白半月诵菩萨戒本。

大师自修精进,如救头然。闭关梵天寺西院,其室名曰寸香斋。尊客相见,略叙道话数语,寸香之外念佛而已。大师绵密用功,端在知见正确。

兹录大师念佛偈二首:

念弥陀佛贵专精,念到功深念自纯,

念念圆明真性体,声声唤醒本来人。

婴儿堕水频呼母,荡子还家始见亲,

却话从前离别事,翻令呜咽泪沾巾。

 

欲得工夫无间断,直须精进始相应,

暂时失念云霾日,瞥尔生心蛾掩灯。

小水长流终贯石,沸汤停火亦成冰,

往生作佛浑闲事,只在当人念力能。

 

  大师专精念佛,先求往生,然后圆成菩提大愿。对于一些发愿来生,生到中国,童真出家修道,广度众生的行人,大师斥之为愚执。阐明求生西方,总摄一切菩提誓愿,及十方三世一切佛法,无有遗余。

大师以此化他,亦以此自勉。大师《偶成》诗云:

无能只合住深山,一室萧然独掩关;

寄语世人休见召,此生终不到人间。

移舟救溺理无由,抵死须撑到岸头;

等得篙师登陆后,更移新棹入中流。

 

省庵大师不谈玄说妙,不堆砌名相,娓娓道来,全是家常平实话,亦是净土明珠,值得吾人奉为圭臬。 


  评论这张
 
阅读(310)|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