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三世佛力法界转经轮共修超度地狱大坛城

净土宗实修次第

 
 
 

日志

 
 
关于我

原创书稿近100万字:《全然接纳》《意识的觉醒》意识进化的次第。原创新学科《意识科学》。原创性博文。虽原创和引用大量新时代词汇,但宇宙真理不变。佛法是对永恒的生命真理,采用与时俱进的阐述。邪师恒沙之末世,修学必依清净传承为本!回归佛经祖论!研读原经文为本,祖师论著为辅!佛力为本,闻思为辅!吾所依传承者:弥陀释迦龙树天亲昙鸾道绰善导莲池藕溢印光也!此是佛力能量之管道,启佛力信心之门户,直达吾心海。心莲自开,往生业成!舍凡夫垢身,游极乐香光庄严。

弘愿念佛门:专心正念,当下得救 ;散心散念,往生不定。  

2015-05-19 22:04:48|  分类: 净土道实修次第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弘愿念佛门:专心正念,当下得救 ;散心散念,往生不定。 

 

平生业成、现生不退,此是实修实证之内证境界,唯自心可知。

虽是弘愿念佛门的教理,但并非只学学教理就可证得三不退。以教废行,以闻思教理,在左脑中的虚假“信心”,而忽略了内在的实修实证,是当今弘愿门的一大漏洞。

导致很多的信众放逸懈怠念佛,最后往生不定。

目前流行的邪见1:杂行杂修的临终一定要助念,不助念,他是往生不定的;如果专修念佛,临终用不着助念,必生极乐。因为临终念这句弥陀名号有往生,平时念这句弥陀名号就有往生,所以专修念佛人,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也就是平时已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临终才决定的,因此形成临终不用助念的邪说。

这种说法给弘愿念佛法门的信众,戴了高帽,戴得不知天高地厚;他们自认为已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有了这种观点,以小我为中心的人,就会被小我欺骗,不再注重精进念佛实修实证,以散心散念为满足,而且狂妄自大,这就是狂信,有如曾经流行的狂禅,未得谓得,未证言证,导致放逸懈怠念佛,最后往生不定。

 

“专修念佛,临终不用助念,决定往生”这句话,他是针对性的,是针对在内证上,证入弘愿念佛门的佛力念佛三昧人讲的,至少是针对精进念佛永不懈怠的人讲……

至少是念佛时,已有足够的正念力,有足够的专注力,才算是真正的弘愿念佛人。

一个真正的弘愿念佛人,他必然是有一定的正见、正念、和正定力,有一定的观照力和觉照意识。

 

如果没有一定的专注力和正念力,虽然口头上说我是弘愿念佛门的,但其实在念佛上,仍然是散心散念。像这样散心散念的人,即使自我标榜是弘愿念佛人,其实内心是放逸懈怠的念佛,临终如果不助念,还是往生不定的。

 

 

平生业成 放逸不定

    2006年夏,西安有位信众,专修专弘本愿法门,可他完全不注重行持,在一天晚上被一位女众的老公当场砍了十八刀而死亡。马上他的神识从西安回到某某地方,来找某某人要报仇。发生了这件事情,请问修学本愿法门是否平生业成、现生不退?(开敏口述 无修整理)

平生业成 马虎不定   

    2013年冬,湖北一位修弘愿法门的信众,因病而亡,来了一些弘愿法门的信众为他助念,他们对于助念马马虎虎,根本不当一回事,还说专修念佛人,临终不用助念,决定往生。最后一天送到火葬场,

掀开面部的往生被,见他六孔出血,没有往生净土。

  也有某些自称弘愿念佛门的助念团,为临终人助念时,拼命给临终者的怨亲债主磕头,结果让临终者非常紧张不安,最后也往生不了。

2014年,释智旭在五台山认识多年的一位一直以弘愿念佛人自居的老居士,最终病死在地板上,死相悲惨,张口瞪眼。

目前,有许多人,在教理上虽自称是信所谓的弘愿念佛门,口头是说是《专念》,但在实修实证上,仍然是散心散念,以此为足,自以为散心散念亦可得救,所以在无意识中,会不知不觉地懈怠于念佛。未得正念力和专注力,无正念之心和正定力,最终自误误人。

 

 

平生业成 未证不定

 

“善导从道绰禅师授无量寿经,入定七日,绰请观所生处。导报

 

曰:师当忏悔三罪,方可往生。师尝安佛像在檐牖下,自处深房,此

 

一罪也,当于佛前忏;又尝役使出家人,此二罪也,当于四方僧前忏;

 

又因造屋,多损虫命,此三罪也,当于一切众生前忏。绰静思往咎,

 

洗心悔谢。久之,导因定出,谓绰曰:师罪灭矣。后有白光来照时。

 

是往生相也。”(来源《净土圣贤录》第9卷,佛祖统纪)

 

    论道绰禅师持戒比我们精严,论念佛比我们精进,论修证他已见

 

性开悟,可是没证三昧,论位置他是净土宗的祖师。就连道绰禅师对

 

往生而言,还是没有肯定的把握性,何况我们放逸懈怠的念佛人?

 

 

平生业成 三昧决定

 

承远大师由于万缘放下,精进念佛,于是证得念佛三昧,常感圣

 

境现前。

 

当时,法照大师在庐山修禅定。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一褴褛僧人侍立在佛侧,询知是南岳的承远大师。出定后,法照大师即往

 

衡山面谒,悲喜流涕而受其教,转修净土。说明承远大师是活着往

 

生极乐净土的,所以证得念佛三昧才是真正的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平生与临终

 

但现在学弘愿念佛的莲友,日常多陷于俗务,究心于财色名食,浸渍

 

于儿女情长,有暇吃喝玩乐,无暇读经学经,信愿浅薄,念佛浮散,

 

为善无几,临命终时,业力现前,或染重病,或贪恋尘世,忧苦不堪,

 

纵有弥陀现前,放光加持,然妻儿财产,恩怨纠缠,执迷于心,不肯

 

舍离,弥陀垂手,不愿追随。此时若无善友念佛相助,告知佛法,解

 

除心结,则势必随业漂流生死,堕落轮回,或有莲友不明净土深义,

 

误以为一念往生、平生业成,修行悠泛懈怠,临命终时,怨亲债主,

 

业力现前,不得往生,则恐心生怨恨,诽谤佛法,而堕地狱,大可哀

 

也!故必于平生,真修实干,读经念佛,勤行不怠;多交善友,临终

 

相助,以防死时迷乱,退失道心,功亏一篑!生死大事,重于一切,

 

不可马虎,麻痹不得!借口佛力,懈怠自身,业力现前,遗恨无穷!

 

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净土法门,旷劫难遇,今得值遇,深相敬重,

 

当勤精进,慎勿懈退!(选自 净度法师 开示)

观点事实喻

我观想、想象,已经到达北京,这是一种观点,与事实是两码事,事实还在宣城,没有到达北京,要想到达北京,必须拿出行动来,往北京去。我观想、想象,已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一种观点,与事实是两码事,事实还在娑婆世界,没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拿出行动来,往西方极乐世界去。就是要精进念佛,永不懈怠。

 

  评论这张
 
阅读(188)|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