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三世佛力法界转经轮共修超度地狱大坛城

净土宗实修次第

 
 
 

日志

 
 
关于我

原创书稿近100万字:《全然接纳》《意识的觉醒》意识进化的次第。原创新学科《意识科学》。原创性博文。虽原创和引用大量新时代词汇,但宇宙真理不变。佛法是对永恒的生命真理,采用与时俱进的阐述。邪师恒沙之末世,修学必依清净传承为本!回归佛经祖论!研读原经文为本,祖师论著为辅!佛力为本,闻思为辅!吾所依传承者:弥陀释迦龙树天亲昙鸾道绰善导莲池藕溢印光也!此是佛力能量之管道,启佛力信心之门户,直达吾心海。心莲自开,往生业成!舍凡夫垢身,游极乐香光庄严。

6 四条问答  

2018-03-01 21:38:11|  分类: 弥陀教 法然上人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6 四条问答

或人云:阿弥陀佛之慈悲、名号,胜余佛,

并本愿体用之事。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

言「十方众生」者:

漏于诸佛教化之常没众生也。

 

怜愍此等众生,诸佛之慈悲,

与阿弥陀佛之慈悲相同,

此约「总愿」。

 

若约「别愿」时,

则阿弥陀佛之慈悲,

胜诸佛之慈悲。

 

其故者:依「常没众生,

以十声一声之称名功力,

往生无漏报土」之愿也,

阿弥陀佛名号,之胜余佛名号,

亦是因位之本愿,

所建立之名号,故超胜也。

若不如是,则不成报土之生因,

而与诸佛之名号同。

 

 抑!言阿弥陀佛之本愿者,

其义云何?言「本愿」者,

虽通于总、别之愿,

而「言总意别」。

 

以「别愿」为本愿也。

本愿者,训读为根本之愿。

根本之愿者,法藏菩萨之昔,

建立常没众生一声称名之力,

使称名之众生往生之愿,

是故名为本愿也。

  体与用 四问

一、

问:本愿有体、用,其差别云何?

答:言本愿者,法藏菩萨于因位时,

誓愿言:「称念我成佛时之佛名者,

使其往生极乐」故,

以法藏菩萨之愿心,为本愿之体,

以名号,为本愿之用。

此是约十劫正觉之前,

兆载永劫修行之始,

当时发愿之法藏菩萨,而论体用也。

 

于今法藏菩萨,已成就因位之愿,

而成为果位之阿弥陀佛。

是故,若无法藏菩萨,

则无法论法藏菩萨本愿之体、用。

故要约而言,本愿之体、用。

体有二义:

一者,以念佛行者,为本愿之体,

二者,以名号,为本愿之体。

 

先,以行者为本愿之体者,

法藏菩萨之本愿言:

「一声称念我成佛之佛名之众生,

使其往生极乐」,是故,

信而一声称念之众生,必定往生,

指此称名行者之众生,

以行者为本愿之体也。

 

二、

问:称佛名,必往生,

是本愿所誓故,

以称名之人,视为本愿之体,如何?

答:此有与、夺之义。

与者,以行者正坐莲台,而往生时,

为本愿之体。

夺者,念佛行者,必往生故,

指念佛之人,为本愿之体。

 

就行者而言,以为本愿之体时,

别无用之义;

以托莲台、往生以后,

增进佛道为用,

此是极乐净土之事。

 

次,以名号为本愿之体者,

此亦是誓愿使称名之众生往生故,

信而称名之众生,必得往生,

故言以名号为本愿之体。

称名众生之往生者,名号之作用也。

 

今以名号,为本愿之体者,

若以法藏菩萨之愿心,为本愿之体,

则用者名号也。

然今正以名号,为本愿之体。

 

体、用之义,因事而异。

以喻而言,如灯火与光明,

燃灯而明者,火之体也。

依灯火而闇去明生者,火之用也。

以光之明为体时,此明朗之中,

能见黑白等一切形色者,光明之作用也。

如是以用为体,亦常事也。

因此,以行者之往生,为本愿之体者,

非不称名,而能往生。

是依称名号,而往生也。

虽然,如是之事者,依约束而言者,

亦可言:以行者之往生,为本愿之体。

 

以名号为本愿之体时,

乃因称名行者之往生,

是名号之用也。

故行者或以本愿之体,

或以名号之用,

必得往生也。

 

依此道理,约本愿之体而言者:

本愿与行者、行者与本愿;

本愿与名号、名号与本愿,

只是一体之物也。

 

约用而言者:

名号是行者,行者是名号。

【我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即是我。

专称之人,唯与佛号认同。

佛号之外,皆非我也。】

总而言之:无体则无用,

用依体故。

本愿与行者,唯是一物,

一而不离也。

 

三、

问:法藏菩萨本愿之约束者,

十声、一声也。一称之后,

系心于法藏菩萨,因位之本誓。

不必称名号,此义如何?

答:无知之人,故作此解。

以为心缘因位之愿,

而念佛则得往生。

不缘其愿之念佛,不得往生。

以念佛有善有恶,此乃无知故也。

 

法藏菩萨之五劫思惟,

不以众生之意念为本,

知众生识扬神飞故,不契往生,

而以名号为本愿。

 

此名号,任何乱想亦可称念。

称念者,虽不系心于法藏菩萨往昔之愿,

自然觉知名号即是本愿,

故不必特别系念因位之本愿。

 

四、

问:本愿与本誓,其差别如何?

答:使称名之众生往生者,本愿也,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者,本誓也。

故四十八愿,是法藏菩萨当时之本愿。

依此愿成就,而成为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之名号,胜余佛之名号者,

本愿之故也。

若不建立本愿者,虽称名号,

不能破无明,不成为报土之生因,

则与诸佛之名号相同。

 

故阿弥陀佛誓言: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为成就此愿,经兆载永劫之修行,

今已成佛,此大愿业力附随故,

胜于诸佛之名号。

 

若称念者,依阿弥陀佛之愿力,

决定往生也。

是故闻阿弥陀佛之本愿,

无疑住于应得往生之道理,

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者,

应思决定往生也。

 

譬如身着香味所熏之衣,

虽谓其源是彼香味,

然而衣香熏身故,成为其人之香。

本愿熏力之香味,熏于名号之衣,

故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

名号之衣熏身故,

决定往生之人也。

 

言大愿业力之香味者,往生之香味也;

大愿业力之往生香味,由名号之衣传出,

熏于行者之身,依此道理,

故《观经》言:「若念佛者,

当知此人,即是人中芬陀利华。」

 

以念佛之行者,喻为莲花者,

莲花是不染之意。

称念本愿清净之名号,

不为十恶五逆之浊泥所污染,

故以此为喻也。

 

又言:「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

此文之意者:此亦是往生之香味,

熏身之行者,必定往生。

故善导和尚云:

「三心具足之人,邻于极乐圣众。」

言「极乐圣众」者,因中说果之义也,

有成为圣众之道理故,以此时而言,

与二菩萨并肩促膝,而为胜友之意也。

 

依命终以后,往生证得佛果菩提,

故又言:「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是故一念得无上功德之人,

应住欢喜之心,

常称念必得往生之弥陀名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论这张
 
阅读(154)|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