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心为戒。因戒生定,
因定发慧。是则名为,
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
其心不淫。则不随其,
生死相续。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
如不断淫,必落魔道。
上品魔王、中品魔民、
下品魔女。彼等诸魔,
亦有徒众。各各自谓,
成无上道。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
多此魔民,炽盛世间。
广行贪淫,为善知识。
令诸众生。落爱见坑,
失菩提路。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
先断心淫。是名如来,
先佛世尊。第一决定,
清净明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
修禅定者。如蒸沙石,
欲其成饭。经百千劫,
秖名热沙。何以故?
此非饭本,石沙成故。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
纵得妙悟,皆是淫根。
根本成淫,轮转三途,
必不能出。如来涅槃,
何路修证。
必使淫机,身心俱断,
断性亦无。于佛菩提,
斯可希冀。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
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大宝积经》云:
文殊菩萨告善住天子言:
若人一心专精自守,贪欲心发,
即应觉知,方便散除,还令寂静。
云何散除?应作是念:
此是空,此是不净,
求此欲心,生处灭处,
从何而来,去至何所,
是中谁染,谁受染者,
谁为染法。
如是观时,不见能染,
不见所染,不见染事,
以不见故,则无有取,
以不取故,则无有舍,
以不舍故,则无有爱,
不舍不爱,则名离欲,
寂静涅槃也。
不戒色,不念佛,堕地狱。
戒色心,不念佛,生天界。
专称佛,纵色心,生魔界。
专称佛,严戒色,生极乐。
楞严经: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
如不断淫,必落魔道。
不断淫欲,而修禅定,
皆成魔业。
同理:
不断淫欲,而修福德,
皆成魔业。
不断淫欲,而修念佛,
皆成魔业。
不断淫欲,而修密法,
皆成魔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