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三世佛力法界转经轮共修超度地狱大坛城

净土宗实修次第

 
 
 

日志

 
 
关于我

原创书稿近100万字:《全然接纳》《意识的觉醒》意识进化的次第。原创新学科《意识科学》。原创性博文。虽原创和引用大量新时代词汇,但宇宙真理不变。佛法是对永恒的生命真理,采用与时俱进的阐述。邪师恒沙之末世,修学必依清净传承为本!回归佛经祖论!研读原经文为本,祖师论著为辅!佛力为本,闻思为辅!吾所依传承者:弥陀释迦龙树天亲昙鸾道绰善导莲池藕溢印光也!此是佛力能量之管道,启佛力信心之门户,直达吾心海。心莲自开,往生业成!舍凡夫垢身,游极乐香光庄严。

十四条问答  

2018-03-02 07:38:19|  分类: 弥陀教 法然上人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十四条问答

一、

问:余宗之人非难说:

八宗九宗之外,立净土宗,是自由也。

答:立宗派之名,非佛说。

乃就自己所志之经教,

学究其义,判其宗旨也;

诸宗各立宗名,亦皆如是。

 

今立净土之宗名,

乃先德所立。

为穷究净土正依经典所说之往生义。

 

不知宗名之发起,致有此非难也。

抑!净土一宗,超诸宗。

念佛一行,胜诸行。

以其普摄万机之法故也。

 

非轻视理观、菩提心、读诵大乘、

真言、止观等一切佛法。

虽皆济度生死之法。

时至末代,力所不及。

依行人之不法,

故言“机”不及也。

 

言“时”者,末法万年之后,

人寿促于十岁。

言“罪”者,十恶五逆之罪人也。

老少、男女之辈,

至一念、十念之类,

皆含于「摄取不舍」之愿中也。

故言「超诸宗」、「胜诸行」也。

 

二、         诸行即杂行

有人言:法华、真言,不可列入杂行。

如何对治此问难?

答:源信先德,集一代圣教之要文,

而作《往生要集》,分为十门,

其中第九「往生诸行门」,

列入法华、真言等之诸大乘。

诸行与杂行,言异而意同。

今之非难,不能胜于源信先德。

 

三、随喜他人杂善

问:修余佛余经等善根之人,

与其结缘,以助成其善根,

可谓杂行乎?

答:我心既乘弥陀本愿,起决定往生之信者,

结缘助成他人善根,不可谓之杂行。

善导和尚释言:「随喜他善根」,

以此释可知。

 

四、 九品非本愿

问:极乐有九品之差别,阿弥陀佛所立乎?

答:极乐九品,非弥陀本愿。

四十八愿中所无。

此是释尊之巧言也。

 

若言:“善人、恶人,同生一处”。

恶业之辈,易起慢心,

故显示品位,而言:

善人升上品,恶人降下品。

应速往生,以见其实。

 

五、不论持戒、破戒

问:持戒而念佛数目少,

与破戒而念佛数目多,

往生后,浅深如何?

 

上人指所坐之迭,答云:

就有迭,方论破与不破。

若无迭者,云何论破与不破哉!

其故者:末法无持戒、无破戒。

但有名字比丘。

 

传教大师之《末法灯明记》,

委明此旨。此后,

不可论持戒、破戒。

 

为如斯罪恶之凡夫,

所发之本愿者。

应急急称名号也。

 

六、 出声称名是本愿

问:念佛之人,有出声念,

有默念记数,何者为宜?

答:口称是称名号,

心念亦是念名号,

皆成往生之业。

 

然,佛之本愿,是称名本愿。

故宜出声。是故《观无量寿经》言:

「令声不绝,具足十念。」

善导和尚之《往生礼赞》释为:

「称我名号,下至十声。」

 

但使耳中闻之,皆是高声念佛。

然非不知讥嫌之高声,

应思本质者出声也。

 

七、

问:每日念佛计数目,

欲其相续,应如何作?

答:依善导和尚之释,

一万以上,皆是相续。

然,不可快速念完一万遍,

之后空然过日。

虽一万遍,亦应一日一夜之所作。

总之,一食之间,三次之念佛,

是念佛相续。

然,众生根性不同,故非一准。

若愿生心切,自然相续。

 

八、

问:《往生礼赞》之「深心释」云:

「十声一声,必得往生,

乃至一念,无有疑心。」

 

又《观经疏》之「深心释」云:

「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

何者契合我身乎?

 

答:「十声一声」之释者,

信念佛之相也。是故,

「信一念亦往生,

行一生之念佛」。

是劝导之释也。

 

大意者,以「一发心以后,

誓毕此生,无有退转」之释为本。

 

九、

问:本愿之“一念”者,

可通寻常机与临终机乎?

答:一念之愿,为不及二念之机也。

不通寻常机者。

不可有「上尽一形」之释(注:善导和尚之释,下同),

以此释可知。是故,

非必以「一念」为佛之本愿。

「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之释者,

显明「多念佛」,则顺佛之本愿。

 

但,值遇本愿,迟速不同,

故发「上尽一形,下至一念」之愿也。

是以善导和尚释言:「念佛往生愿」也。

 


  评论这张
 
阅读(256)|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